设为首页 | 民大首页
微博    微信  
投稿热线:news.gxmzu.edu.cn
 
民大要闻更多 >>
中国共产党bat365正版唯一官网第四届委员会第...
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(扩大...
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召开新一轮拟申请新增博士...
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师生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...
广西第十七届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暨2024广...
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到bat365正版唯一官网交流
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召开专业认证和教学成果奖...
校领导第十九周工作简讯(7月8日—7月14...
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召开2024年暑期工作布置会...
校领导带队赴中山大学交流并看望广东校友
媒体关注更多 >>
【广西云-广西日报】骊歌唱响 青春起航...
【广西云-广西日报】2024年“强国复兴有...
中国民族报与bat365正版唯一官网合作推出“三...
【上观新闻】东西:那个捅屋瓦的少年
【中国教育电视台】“留桂就业计划” 真...
【广西台新闻频道】高校转专业方便灵活 ...
【中国知识产权报】地理标志商标中地名...
【人民日报】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市场经...
【光明日报】不让一名学生在求学路上掉...
【广西日报】迎端午 赏民俗
民大要闻 
当前位置: 民大新闻网 >> 民大要闻 >> 正文
 
【本科教育教学】电子信息学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纪实
来源:电子信息学院    作者:梁翠凤 摄影:电子信息学院    摄影:    时间:2024年04月25日 10:25    浏览次数:

编者按:为努力答好“教育强国建设,民大何为”的时代之问,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全校上下以迎接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,坚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,深入开展自评自建工作。现持续分享学校及各学院、部门在人才培养定位、教育教学改革、三全育人举措、教学资源保障、教师队伍建设、学生成长成才、教学质量提升等“五育”并举中的做法成效、特点亮点及师生先进典型等,共同推动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
电子信息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重大方略要求,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党建引领,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同频共振,探索出一条培养实践创新型人才的新路径。

坚持立德树人,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“一融双高”

学院党委着力打造“一核五链五课堂”党建品牌,多措并举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在“发展目标”上同向聚合、在“运行机制”上同频共振、在“问题导向”上同题共答,着力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。“一核五链五课堂”即以培根铸魂为核心,以组织领导链打造政治建设“硬课堂”,以价值引领链筑牢意识形态“红课堂”,以卓越人才培养链夯实学业支持体系“全课堂”,以成长成才保障链构筑管理服务“暖课堂”,以校企资源共享链升级创新创业教育“活课堂”。“一核五链五课堂”构建起的“一融双高”工作格局形似一朵“五瓣花”,这是信念之花、奋斗之花、团结之花、实践之花、创新之花。

4年来,电子信息学院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显著,共获得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相关奖项和荣誉3项:“创建‘一核五链五课堂’党建品牌 筑牢立德树人堡垒”荣获2024年全区教育系统推进党建与事业发展“一融双高”创新典型案例一等奖;2021年,学院入选第一批全区高校“三全育人”综合改革示范院系;2021年,“课间思政三分钟”入选首批广西高校党建创新典型案例。高质量党建推进学院高质量发展,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入选2020年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,自动化专业入选2021年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。

坚持 以本为本,强化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建设

学院始终以抓好本科教育教学为工作重心,抓实修订人才培养方案、推进教学与课程改革、加强课程思政建设、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,在专业设置、课程内容、教学方式、技术手段等方面与时俱进、调整更新,加深“以本为本”的良好氛围。

其中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明显,通过实施课程思政“六个一”工程,即一个专业展开一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,一门课程成立一个课程思政教研小组,一个教研组设计一个课程思政典型案例,一名专业负责人打造一个课程思政教学成果,一名课程主讲教师申请一个课程思政研究项目,一名教师讲授一堂课程思政公开课,形成“课程门门有思政、教师人人讲育人”的氛围。

学院在学校“四查、四评、一平台”教学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的基础上,结合学院的特点,以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目标,将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有机结合,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健全和完善,建立了以学院、教学系、实验教学中心三位一体、老师和院系领导全员参与、全程监控的质量保障管理体系。

坚持推进“四个回归”,“四强四融”培养创新型人才

学院坚持“厚基础、强实践、求创新”的人才培养理念,积极探索实践“四强四融”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。“四强四融”即加强组织领导,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、创新创业教育氛围“浓”;加强培育指导,课赛结合、赛创融合“实”;加强项目孵化,专创、科创、产创融合“活”;加强价值引领,思创融合路径“新”,通过理论与实践、教学与科研两条双轨促进创新创业教育落地生花。

近年来,学院师生团队在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、“蓝桥杯”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、“大唐杯”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、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,获国家级奖项16项,自治区级奖项200余项。其中,在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累计获得国家级银奖2项,铜奖2项,获自治区级金奖10项,银奖9项,铜奖18项,在第十八届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;9位教师获得自治区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称号。学院连续两年获得创新创业教育先进集体一等奖荣誉,培养了一批创新型电子信息类工程技术人才。(初审:张婧 实习编辑:朱云芬 校对:黎潘东 复审:荣子卿 终审:王文娟)

上一条:《求是》杂志社调研组到bat365正版唯一官网调研 下一条:校领导到武鸣校区调研

关闭